邓恒:人工智能重塑研究生教育生态
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与迅速扩张,传统的以知识讲授为核心的教育模式已然受到挑战,这势必会深刻影响研究生教育生态,继而在培养目标、专业课设置、科研过程、学术评价等多方面产生一系列变革。ChatGPT之所以对研究生教育造成巨大影响,本质上在于它不仅影响研究生教育领域的技术细节,更影响教育的范式与培养人才的理念,且直接挑战研究生教育领域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系列基本原则。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工作要回应这些挑战,需认清研究生专业知识的获取已呈现“去中心化”、导师授课内容向“学术之道”集中、日常教学管理趋向“扁平化”、学术考核与评价破“论文化”四大趋势。同时,要以人机协同育人为核心,重构研究生教学观念和教学过程,适时调整并重视思政教育和学术伦理建设,以期实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所强调的“教育、科技、人才”三者协同发力、整体联动。
专业知识的获取呈现“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呈现的社会关系和内容产生形态,是相对于“中心化”而言的新型网络内容生产过程。当前,区块链技术已悄然渗入研究生教育全过程,专业知识获取的“去中心化”趋势也随之而来,这正是科技改变世界在人类知识获取方式变革中的具体体现。在此模式中,不同角色平等自治、互为备份,整个系统具备高可靠性,这种开放式、扁平化、平等性的现象或结构被称为“去中心化”。传统研究生教学互动中“中心化”现象突出,知识获取基本上源于导师的单向输出,“绝对的权威与知识的中心化”意味较浓。而在“去中心化”的结构下,导师的影响力和作用力受到影响,逐渐产生弱化的趋势,在开放、平等的信息环境下,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的选择权在很大程度上转向了受教育者,研究生的知识获取呈现出普及性、多元化、多维度等特点。
这种创新型的知识获取方法虽然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也会给导师带来更大的挑战、提出更高的要求,进而直接影响教学模式和授课方式。首先,专业知识获取的“去中心化”并不是否定导师向研究生传递知识这一途径存在的意义,而是激励导师要将新一代人工智能作为带领研究生解决学术问题、获取专业知识的重要工具,改变导师原本固化的教学思路,引导研究生用好工具。其次,要更加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创造力以及批判性思维,使其努力寻找问题背后的答案,不再对人工智能所收集的知识一味信服,要敢于质疑、积极思考。最后,要持续建构专业知识获取的“去中心化”的文化形态与知识共享平台,让研究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与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相关信息的加工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授课内容向“学术之道”集中
唐代思想家韩愈在《师说》中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传道、授业、解惑是三大层次鲜明的教学任务,其中“授业”的任务由以知识抓取速度更快、信息容量更大的ChatGPT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即可完成,但属于最高层次的“传道”任务则仍需导师完成。也就是说,研究生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完成知识输入,提高自身学术水平。导师在充分利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实现对割裂概念的串联与衔接,完成对研究生学术思维能力的塑造。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不仅“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只有“知其所以然”,才能做到闻一知十、触类旁通。
要想进一步掌握新时代研究生教育之中的“道”,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为人师者,“传道”要把稳方向,这是“传道”在思想层面的要求,也是导师的职责与本分。导师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辩证地看待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学术及应用价值,以乐观积极的心态挖掘专业知识内蕴的教育作用。第二,为人师者,“传道”要增强本领,这是“传道”在知识层面的要求,也是作为一名优秀导师的先决条件。导师务必要坚持“活到老学到老”,充分利用新一代人工智能的知识平台加强学习、丰富知识,研究有效的讲授方法,提升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更好地服务教学研究、滋养广大研习者。第三,为人师者,“传道”要探寻方法,这是“传道”在实践层面的要求。导师在做好专业教育的同时,要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践行因材施教,将人类的直觉和整体思维与人工智能收集和分析信息方面的超强性结合起来,实现“导师、研究生、智能体”的三位一体式课堂,构建起“人机协同育人”的新局面,努力做促进研究生全面发展的“大先生”,而非仅仅是知识传递的“教书匠”,形成“传道引领、人机协同”的研究生教育新氛围。
教学管理趋向“扁平化”
在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技术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正在被改变甚至重塑。高校科研机构与研究生、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也不例外。传统的层级和隶属管理方式不再是教学管理的主流,平等自治、交互式协助关系应该是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语境下管理学术主体的必然趋势。毋庸置疑,平等自治的交互式协助关系是“扁平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是适应新时代教育变革需要的一种新型教学管理模式。在“交互式协助”教学管理模式中,导师与研究生传统的管理与被管理模式逐渐消解,取而代之的是合作与交互关系,这种交互协作关系是促进研究生知识建构水平和学术研究成果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因此,通过重构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交互式合作全过程来有效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就成为重要议题。
在专业教学实施过程中,交互主要体现在研究生与学习资源、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双向交流。首先,要实现研究生与学习资源之间的交互。随着信息技术渗透到教育领域,各种学习系统与平台的产生使学习过程中的协作交互能够随时随地发生,研究生之间的交互能被实时发现和记录,研究生基于混合式的学习环境可以随时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建构活动。不容忽视的是,在采用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完成对专业教学内容最大程度地摄取与拓展的同时,要规避对该技术形成依赖,为研究生教育“质”的提升与“量”的增加保驾护航。其次,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平等交互亦是促进协作建构的关键。导师是研究生的知识之源,亦是其行为之范。导师与研究生间的平等交互模式是“扁平化”教学管理的实质与内涵。“扁平化”教学管理弱化层级,强调平缓式对话,从而使研究生可以获得更多的关注和鼓励,也就完成了对传统师生关系的“矫正”,使研究生研讨与教学不再囿于传统意义上的单向输入,继而形成动态和谐的“导学”教学理念,完成交互协作、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新变革。
学术考核与评价破“论文化”
学术评价体系作为一种嵌入式的制度架构,对于各类主体的学术活动及其交互行为发挥着重要导向与调节作用,是学术主体开展学术活动的指挥棒。从世界范围看,论文依然是学术成果的主流呈现方式,仍是学术界的“硬通货”,但不能“唯论文”。ChatGPT可以直接生成学术论文,并且超出一般学者的学术能力,往常的规则和标准已经无法区别研究生完成的学术论文是否源于独立创作,抑或直接生成。这势必会使学术水平衡量标准受到极大冲击,以论文作为单一的学术考核和评价标准也就会失之偏颇。
破解“唯论文”困境,需要将教育的方向由“传道、授业、解惑”转向“完整的人的教化”,并实施研究生学术伦理教育。这既是推进学术发展和研究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实现社会进步和民族创新能力增强的需要。首先,学术伦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高度依赖研究生自身的学术素养与学术诚信水平仍是一种“软约束”,导师对研究生的学术伦理与道德诚信具有指导监督之责。其次,对研究生学术伦理越轨的治理必须实现由道德驱动自律向制度化他律转变,促进学术审核和学术不端行为问责机制以及规章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强化学术伦理养成。最后,导师所倡导的学术伦理只有遵循研究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而在培养研究生学术伦理的过程中,要重视研究生人生观、世界观等情感的培养,使得德育深入人心,并将学术伦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研究生成为完整的人。在此基础上,研究生在科研工作中才会自觉约束自身行为,并将这些学术伦理贯穿科研活动的始终。
在新的科技革命推动下, 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逐步重新定义技术的角色,它不再仅仅是一种对话工具,而是未来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新要素,与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内容等要素同等重要,这也意味着人才培养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如何将人工智能作为新时代教育聚力赋能之利器,而不是将其视为人类的自我罢黜,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体系不得不面对的新变化。教育是不可能靠屏蔽ChatGPT等一系列新技术维持下去的,只有多元化才能探索出教育崭新的生长点。教育与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时代已经到来,与时俱进、保持开放,拥抱技术变革、践行因材施教,纵深推进人工智能战略行动,实现数字化转型,是当下研究生教育的不二之选。
(作者系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