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Hot Topic      Column       Review                Our Blog            Quotations             About  Us     Events               Join Us                           Bilingual             Link

吴子伦:有关“数字湾区”建设难点的思考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准确把握信息时代发展大势,加快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现时,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接下来必须加紧建设数字政府,以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支撑。 

  国务院在2022年印发《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提出,2025年和2035年两个重要节点分别需要完成“数字政府顶层设计更加完善”及“数字政府体系框架更加成熟完备”两个目标。《意见》就履职能力、安全保障、制度规则、资源共享、平台支撑、引领驱动数字化发展等多方面也给出了清晰的工作指引。 

 

  为贯彻落实上述工作,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在2023年11月发布了《“数字湾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下称《方案》),明确2023至2025年的年度工作目标,并以横琴、前海、南沙、河套作为“粤港澳全面合作平台”试点,推动三地数字化规制规则有效衔接。《方案》提到“六通一融”七大重点任务,包括推动粤港澳数据、人才、物流、资金畅通流动“要素通”;数字化新型基础设施“基座通”;市场主体投资兴业“商事通”;数字产业集聚发展“产业通”;社会数字化治理高效协同“治理通”;公共服务融合便利“生活通”;粤东粤西粤北加快“数字融湾”。

 

  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推进数据流通有利国家发展。加上大湾区拥有“一国、两制、三法域”的独特环境,最适合进行数据跨境流动压力测试和规则探索。但在实践“数字湾区”建设上,存在以下难点:

 

  第一,法规差异阻碍数据流动。虽然粤港澳可以透过修例突破法规不统一的困局,香港特区政府也成立了数字化经济发展委员会研究跨境数据事宜,但在进行任何行动前必须做好解说工作,解除市民疑虑。

 

  第二,设施建设与技术开发瓶颈。“数字湾区”的实现意味着大量数据涌现,涉及资料储存、传输与分析等工序。未来要建设5G网络、数据及算力中心等基础设施,并开发人工智能分析、数据安全防护等技术,强大的GPU芯片不可或缺。可是,美国商务部正实施《芯片和科学法案》,为我国购买高端芯片制造壁垒。我国必须推出法例强化知识产权保障、减免税项等,让大湾区企业和高等院校共同参与数字应用技术的创新,支持中国芯片产业自立自强,以中国芯片攻坚“数字湾区”的软硬件瓶颈。

 

  第三,企业在“数字湾区”建设的参与度较低。在政府层面实现“数字湾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市民获得公共服务上的便利。不过,在民营经济活跃的今天,企业所提供的服务占据市民日常生活的大部分。现实上,每所企业的数据储存、应用,甚至资源投入的能力都有所不同。政府应考虑为企业提供数据储存指引,甚至推出数据储存空间和算力租赁服务,让企业可以配合工作,为大湾区市民带来便利。

 

  第四,大湾区人才互认尚未完善。“数字湾区”建设将会产生大量数字化工作的人才需求,这将衍生大湾区人才流动的情况。2019年《关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职称评价和职业资格认可的实施方案》已经发布,但具体执行仍有待加强完善。因此,粤港澳三地政府应加快协调,推出相应法规以实现大湾区资格互认。

 

  建设数字政府是我国的必由之路,而“数字湾区”建设是当中的重要试点。因此,三地政府必须定期进行协商,成立协同专项小组,透过在不同范畴推出法规积极解难,使我国进入“数据赋能、协同联动、服务优化、安全可控”的数字行政新阶段。

 

  作者系辽宁省青联委员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4年4月1日 2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