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公益组织真是太难了!”这是在我见到几十位各领域公益组织创始人之时,大家不约而同的感慨。公益为什么如此难做?因为市场经济不景气了,因为政府没钱了,因为以前承诺捐赠的企业不捐了,因为99公益日不搞了。但我认为,这些都不是公益越来越难做的真相。公益之所以变得难做,是因为这个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丢失了核心动力。
01 学者与记者,应对社会问题的两种方式
2008年,汶川地震,这一年被很多人称为民间公益元年。但实际上,民间公益的探索却早得多,主角便是研究政策与社会学的学者和负责深度报道的记者。可能出于学者和记者的职业需要,也可能是因为理想,他们希望发掘社会问题背后的深层矛盾,揭示其中错乱的利益关系,并试图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构建新的社会秩序。但这个过程中,学者和记者所用的变革方式有所不同——
学者在研究的问题时,更倾向于通过定义问题、设置议程、相关方参与的方式,提出相对平衡的解决方案,这个过程和民主协商极为相似。所以当年还一度流行罗伯特议事规则培训,包括后来演化出的协作者培训。因为解决问题的能力,远比问题的解决更有价值。
而记者采用的方式,则更加简单直接。他们更倾向于通过所能掌握的信息源和传播渠道,让更多的人关注问题的细节。一方面通过汇集资源,阻止事件的恶化,为受害者提供必要的救助和帮扶;另一方面,用舆论的力量来影响政策与立法的更新,以彻底杜绝此类事情再次发生。
在当年,这两种方式都是卓有成效的。不管是李小云教授在云南做的示范村,还是王克勤老师的“大爱清尘”救助的数以千计尘肺病人,都经历了从缓解阵痛到制定新政策的完整闭环。
02 变革理论的两个核心假设,为何彻底破灭?
参与式的社会变革,往往需要一个共同的愿景。那一代公益人,总会把要创造什么样的社会作为自己努力的方向,甚至将自己创建的组织起名为“恭明中心”。这看似平和美好的设计背后,所讨论的是国家发展过程中,要把谁的利益放在最前面?怎样才算是以他们的利益为中心?不过,定义社会问题,建立议事机制,在某种层面上是属于一种政治权利,或者说是话语权。近些年来,几乎没有新的学者和记者用这样的方式,参与社会问题的改变。因为,这一时期在各方参与改善社会问题的同时,也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注意。我们要知道,在某些特殊时期,社会运动都是从群众动员开始的。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我们是公益人,没有那么复杂,只是想做点好事罢了,能有什么坏心思呢?”
实际上,变革理论背后的逻辑,就是通过国内外的舆论压力,倒逼政策与法律的改变。有时候,我们也难以判断这种改变从长期来讲是不是进步?在社会问题和国际政治都如此复杂的今天,这种方式可能只是在追求局部最优,却可能影响全局最优。所以通过把一件事情搞大,进而倒逼规则改变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这种方式,虽然在过去那个时代发挥过不可替代的功能,但在当下这个时代,可以说是低效且危险的。我们暂且把那个时代称为“唤醒时代”,唤醒了一批睡着和假装睡觉的人。
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有一些组织发现通过民间力量是可以解决很多问题的。我们看到,当年奔赴灾区参与救灾的大部分团队,并没有就地解散,而是转身做了乡村教育、青年成长、环境保护……。其中不乏一些有资源和有社会影响力的人成立了一批基金会,并按照美国基金会的资助模式和行业发展路径,试图让中国民间公益组织在所有社会帮扶领域全面开花。
当时的主要论调,是“做公益是中产阶级的精神需求,美国如此,在中国也应是如此”。但这个假设,似乎忘记了在美国大量的捐赠者背后,有着宗教信仰作为驱动力。
果然,民间公益的发展,并没有形成公众如火如荼地参与的局面。
在公益行业中,资助型基金会如昙花一现,整个行业很快回到僧多粥少、资助难求的时代。如何证明你做的事情是有效的、有用的?成为公益组织发展过程中的必答题。于是,公益领域很快就刮起了一阵公益专业化的旋风——培养专业的项目官员,培养专业的机构管理者,甚至是培养专业的接班人。专业化浪潮,着实让很多从志愿服务起家的公益人开了眼界,大家都无比兴奋。
可能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公益领域开始被称之为一个行业。因为公益开始有了体系,有了分布于各个环节的专业角色,有了为公益组织服务的专业机构,行业供应链初步形成。
不过,虽然公益专业化是行业的一大步,但是属于这个行业的噩梦,也就此开始。谁才是那个最专业的?谁的标准才是行业标准?如果电动车内卷的是续航里程,那能证明公益项目有效性的关键指标到底是什么?没人能说得清楚。于是,更多的服务对象,更大的项目覆盖面,就成为很多公益组织在申请资助时不断强调的指标。
如果资助方的资助时长是一年,那你就要设计出一个一年内就能够产生效果的项目。哪怕你心里知道,改变公众的习惯和意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如果资助方倡导的是规模化,你就要绞尽脑汁设计出可以不断复制推广的项目模式。哪怕你知道每一个县域的情况完全不同,知道标准化的项目根本难以有效回应当地面临的问题。
如果资助方主张科学公益,那你就要在原本不富裕的项目预算里面,腾出一笔预算聘请第三方机构,来证明你的项目是科学的、专业的。通过前后测的方式告诉资助方——这些孩子真的发生了改变,而这些改变就是因为你的存在!哪怕你的介入只是孩子生命当中极短暂的一抹亮光。
如你所见,短短几年时间,公益行业的底层逻辑完全变了——短平快成为有效,标准化意味着专业,规模化等于影响力。随之而来的,就是公益项目越来越同质化,普通志愿者能够参与的公益项目越来越少,公益中“人”的味道越来越淡!
带着这个新的底层逻辑,公益行业迎来了互联网筹款的“热恋期”。虽然我们相信各大公益平台还是想把事情做好的,但是在新的底层逻辑下,他们只得选择一些项目结构相对简单,成效相对明确,规模和影响力相对是头部的组织作为主要合作方。
平台们做出这样的选择是无可厚非的。因为这些年公益行业确实没有在每一个社会问题领域探索出相对有效的变革理论,原有的理论也没有与时俱进,仅靠几个又要教书又要发蓝皮书的专家学者,带着自己的研究生徒弟给公益行业做评估、提建议。其他第三方评估机构就更别说了,只要预算到位,他就一定能证明你做的事情是有效的、专业的。所以,如果有人说公益行业是被互联网筹款平台带到沟里的,我绝对是不认同的!这个行业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今天,背后同样也存在复杂的结构性问题。
我们已经没有必要去追究一个行业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到底是谁的责任。今天,有很多以解决社会问题为使命的组织,对社会问题的成因与发展的理解是浅显的、过时的。因为缺乏核心技术,只能在流程和机制上进行创新,让参与公益的门槛变得越来越高。
至此,公益的两个核心假设——公众动员和参与带来改变,彻底破灭。加之行业主体精神的缺失,也已无法公开讨论那个很多人想要为之而努力的美好未来。很多专业研究,只是停留在用归纳法收集成功经验,而没有通过演绎法探索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的变革,推导出有效的方案来引领行业的进步;整个行业的资源,同样缺乏流动性,阶段性地集中在热门领域和关注表面问题的项目上;行业话语权被垄断,导致思想和理念滞后,与新技术全面脱节,公益组织逐渐失去了讨论未来问题的能力,更别说帮助弱势群体弭平发展带来的技术鸿沟了。
我原本想要把这个时代叫做公益的“变革时代”。但遗憾的是,表面看起来轰轰烈烈的数次变革,非但没有沉淀下太多的核心竞争力,反而把本应支撑公益行业发展的精神和信仰也搞丢了。
03 在“数字化公益+”时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若说公益的第一个时代的主题是唤醒——协助公权力发现问题,改善规则,为底层老百姓谋福利,让老百姓知道自己除了义务、责任之外还有哪些权利;那么,公益的第二个时代的主题便是改变——用集中资源的方式,让不幸者得到救助,让落后不再延续;而公益的第三个时代,主题应该是陪伴。
纵观历史你会发现,有很多问题从来没有被解决,它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被熬过去了。今天也是如此,从全局来看,有一些结构性问题终究是无法解决的。你知道的问题,大家都知道,难的是谁能拿出一个全面的解决方案,因为只要去触碰,就会牵扯方方面面,带来更多的问题。所以,治大国如烹小鲜,只能静待时机,慢慢调整。
然而,时代的一粒沙,压在一个人、一个家庭身上,就是一座山。有些问题虽然不能在短期内彻底解决,但公益组织可以担当起改良和陪伴的角色。就像当年麻风病村的隔离政策虽然有效,但患者们更需要社会的关爱和支持。此时,公益从业者不一定需要将行业想像为一个共同体。因为如今,垂直领域的专业化发展,让不同领域的认知壁垒越来越高,资源集中式的行业支持,也只能把专业化的发展水平限制在感性逻辑的层面。
我认为,专业组织应该进入到“数字化公益+”时代,借助对社会场景的理解,为专业领域赋能。如果公益的发展能打破行业边界,化整为零地融入各个垂直领域,并拥抱技术变革,我们对不同场景理解越来越深,公益便可能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
就像是ESG,简单来说不就是用公益理念将企业的部分业务重新设计一遍吗?举个例子,今天农村地区医疗资源和医保已经实现了全覆盖,但是让一个农民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应该去看病,应该去哪一级医院,应该挂什么科室,应该如何参加定点医疗筛查,农村医保有哪些优惠和福利政策,这些事关人民群众福祉的最后一公里,都是公益组织可以介入的。包括与教育、医疗等行业深度合作,用社会工作的理念和社区赋能的方式,结合先进的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为垂直领域的发展和进步提供社会化的协作支持,为弱势群体提供长期的陪伴和服务。
技术变革带来许多新的机遇,公益组织应当走在最前列,掌握先进的技术理念,并将公共服务精神、社会化工作方法加载数字化技术创新,融入到专业领域。通过产业合作,实现社会价值和商业可持续的深度融合。公益组织在提高工作效能的同时,还可以探索更多创新的解决方案。例如,上海剪爱在推动老年友好社区时,通过为每位老人提供定制化的健康报告,与社区周边的商业生态系统合作,激活了社区商业为老人提供服务。这种模式不仅降低了老年友好社区的改造成本,还提升了社区商业的活性。在完善老年人支持体系的同时,也让社区参与有了入口。技术创新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让公益项目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面对时代变革的浪潮,曾经为社会开药方的公益组织,也站在了选择的十字路口。过去的探索和变革,无论成败,都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而今,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公益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公益不再是单纯的资源转移和问题解决,而是要深深地扎根于每一个需要帮助的角落,陪伴无助的个体共同度过漫长而曲折的道路;公益行业也不需要抱团取暖,而是各自融入到相应的垂直领域产业链中,用公共服务精神、社会化工作方法结合数字化技术,探索出问题改良的新模式。
各位,就让我们在这个“数字化公益+”的时代,一起打破行业的藩篱,拥抱技术的变革,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留下一抹照亮前路、温暖世界的光与热吧!
作者简介:顾源源,颗粒公益传播发展中心创始人;益语智库首席品牌专家;福布斯30位30岁以下的创业精英;儿童教育领域投资人;营销管理类作家,著有《创建一个公益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