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Hot Topic      Column       Review                Our Blog            Quotations             About  Us     Events               Join Us                           Bilingual             Link

胡祥:《爱情是不可替代的》:美国土壤里的中国故事

  许是猎奇心理作祟,我们对异邦文化总是多了几分关注,起初,我们了解异域文化是通过翻译的方式,于是,从唐代翻译佛典的玄奘,再到近代的文学家、翻译家林纾,这些人翻译的作品大大开拓了人们的视野。那么,除了翻译的作品外,作家们又是如何通过文字,讲述自己在异国他乡的经历呢?或许,我在读施天权的《爱情是不可替代的》就是出于这样的心境。

  

《爱情是不可替代的》:美国土壤里的中国故事


  施天权是复旦大学新闻系的学生,是改革开放后最早踏出国门的学者之一。抱着看看世界真实面貌的目的,1990年,她只身前往美国,与当时北美的留学生、新移民一起在陌生的疆域摸爬滚打。出于新闻学者的敏感,她以亲历者的身份观察社会动态,不仅体验过下层社会的生活,也采访过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这些经历后来都成了小说《爱情是不可替代的》里的素材。小说全景式地展示了美国社会,既有制度体系的呈现,也有对日常生活、美国百姓的描写。


  作者以东方民族特有的的沉稳内敛,冷静地观察打量着这个世界。全书以女性的观察视角展开,讲述了母女两人的精神世界。施天权曾表示:“也许是因为一个人在海外,接触深交的大多是同性。敢于漂洋过海闯荡美利坚的中国女人,总有某种强项绝技,而美丽是她们最起码的武器。”但这些艳丽照人的女性,“绝不肯使用这个最起码的武器,而是抛出中国女人的杀手锏——坚韧、刻苦和智慧”。施天权笔下的女性都有着鲜明的个性。故事主人公周怡婷,因特殊背景嫁给了没有感情基础的官宦子弟,后来冲破传统婚姻观枷锁,离婚后只身来到美国。不过,她也因此一生背负着对女儿王爱华的愧疚。周怡婷在美国遇到的男伴孙宏钢,既是她事业的伙伴,又是情感的归宿,但因为女儿“从中作梗”,孙宏钢把对她们母女二人的爱一直藏在心底。女儿喜欢上了自己的同学,种种经历让她终于理解了母亲与孙宏钢的爱情,后来母女相互谅解。小说中的爱有着多种类型,有的爱是与利益捆绑的,有的爱是真诚无私的,有的爱是可有可无的,有的爱却是不可替代的。在爱的主题里,北美新移民的情感世界一步步走进读者的认知:其实爱是有根的,即便在美国,华人移民的故事里始终深深烙刻着中国印迹。


  近年来海外华文作家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中又以女性作家为主,如北美小说作家严歌苓、张翎、陈谦、江岚,诗人作家施雨、王宇秀,散文随笔作家吴玲瑶、刘慧琴、林婷婷,评论家陈瑞琳、赵庆庆等,在国内拥有较高的关注度。纵观这些作家的作品,我们明显地感受到她们的创作心理,她们的文字本质上是文化的移植与重建,是对母文化在异域土壤上生长形态的深层追问。施天权作为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的一员,其身上自然也摆脱不开这样的标签。笔者认为,“海外华文文学”实际上是移民现象的文化附着物,是一种精神的副产品。新一代移民大多在国内接受过完整的中国教育,受中华文化熏陶很深,在国外定居后,他们与信息时代共同成长,融入当地主流社会的模式与层面比前代要广,同时身份较前代移民都有了不同。而当代的海外华文作家便是新移民群体的文化代言人,他们的写作既有“当局者”的“横看成岭侧成峰”,又带有“旁观者”的“他”视角。


  施天权将三十年来对新移民文化现象的观察置于笔端,在宏远阔大的社会生活和丰满奇特的文化语境里,追索文化差异背后更深层次的人的情感支点。其实,每一个人都在极力寻找自身在社会环境里的准确定位,有一天我们会发现,拥抱时间和空间最佳方式就是爱。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但也是最难讲清楚的主题。当我们以“旁观者”的视角来窥探“当局者”时,如何讲述美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中国故事便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系苏州大学文学院文学博士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2020年4月19日 23:08